top of page

南涌郊遊徑 賞花生態遊【晴報】


最近逢周末均陰天下雨,令人沮喪。南涌郊遊徑路況良好易走,是用石塊或木頭修築的泥路山徑,最喜歡這種貼近自然的步道。好天去當然更美,但陰天去也可作生態遊,還不錯。惟全程長約9.4公里,上坡約400米,體力要求相對高一點,趁夏天還未至去郊遊一下吧!

1.鹿頸路起步 細賞紅樹林

乘車至鹿頸路後,仍需走約2公里水泥路方來到南涌郊遊徑的入口處。此段雖是石屎路較沉悶,但兩旁有不少植物可賞,尤其天氣回暖,春暖花開,例如洋紫荊、葉子花、落地生根、烏毛蕨等,走水泥路也成了賞心樂事。

洋紫荊,別名香港蘭Hong Kong Orchid Tree,香港原生植物,四季開花。約1880年本港首次發現,約1965年獲定為香港市花,更成為區徽的主要圖案。

基岩水準點,是大地測量控制站的其中一項,用以監測地面沉降量。

葉子花,別名毛寶巾、簕杜鵑或九重葛,四季開花,在郊外或市內均很常見。紅色的部份是三片苞片,中間白色的花芯才是真正的花朵。

走鹿頸路上見到一間裝潢別致的養心書院,屬於圓明學會,並招生一起研習心靈快樂之道,並有書法、繪畫等學堂,但在網上卻找不到資料。

2.走天然步道 探屏南石澗

正式接上南涌郊遊徑後,便變回天然的泥路。上走近百米高時,便來到一道小橋,這便是與屏南石澗的交滙處。前往之時雨水不多,因此水流也不大,拍照效果沒那麼美。而且當日碰巧一群遊人正於澗旁大休,為避開人潮便沒久留。及後一直走以石塊堆砌成的樓梯上山。

落地生根,又名天燈籠,花期5-7月。葉片肉質,邊緣有圓齒,落地即成一新植株。花下垂呈鐘形,淡紅或紫紅色,中部裂片會伸出萼管之外。

除了植物,細心留意也會見到不少動物。例如地上看到介殼蟲,對植物來說是害蟲,會吸走葉綠素,令植物出現一點一點的淺色痕跡。

下車後走約2公里便來到南涌郊遊徑的入口,步道也是用較貼近自然的方法修築,比石屎山徑好得多。

在屏南石澗的交滙處設有小石橋,讓遊人免於濕腳,夏日雨水充足時景觀更美。

屏南石澗是香港著名的石澗,水清見底,夏日不少山友喜歡到此溯澗,但路況濕滑較難,有一定危險性,需量力而為。

3.繞過龜頭嶺 眺望沙頭角

沿路景物不算多,皆因兩旁均是高樹或灌叢。此路可以走小路登龜頭嶺山頂,但當日多雲及大煙霞,能見度不高,便繞山而過了。高處能遠眺鹿頸林屋一帶魚塘及沙頭角等,算是此趟路程最美的景觀了。但注意山頂附近無甚遮擋,陰天走得輕鬆涼快,好天的話倒要注意防曬了。

接近龜頭嶺山頂處能遠眺鹿頸和沙頭角等,長長的沙頭角碼頭清晰可見。(風火山林提供)

俯瞰剛走過的南涌谷及魚塘,細看還見到不少鷺鳥,是雀鳥的天堂。(風火山林提供)

路上還看到不同顏色的朱槿,花團錦簇為路途添上色彩。

紅花檵木,花期3-5月。葉為暗紅色,花為粉紅色至紫紅色,條狀修長的花瓣格外奪目。不少人種植作裝飾或盆景,是很好的觀賞植物。

撰文、攝影︰香港山女

編輯︰余運慶

美術︰顏玉玲

bottom of page